移液器作為實驗室中最基礎且關鍵的液體轉移工具,其準確性和重復性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可靠性。艾本德(Eppendorf)作為實驗室儀器品牌,其移液器以高精度、高耐用性和人性化設計著稱。然而,即便品質優良,移液器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仍會因磨損、污染或操作不當而產生誤差。因此,定期進行校準與質量控制(質控)是保障實驗數據準確性的必要措施。本文將圍繞艾本德移液器的校準方法、質控要點及日常維護展開闡述。
一、校準的重要性與標準依據
移液器校準是指通過標準化方法檢測其實際移液體積與標稱體積之間的偏差,并評估其重復性。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標準包括ISO 8655《活塞式容積測量儀器》以及GLP(良好實驗室規范)和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法規要求。艾本德移液器的校準通常遵循ISO 8655-6中規定的“重量法”(Gravimetric Method),即通過精密天平稱量水的質量,再根據水的密度換算為體積,從而判斷移液器的準確性(系統誤差)和精密度(隨機誤差)。 二、校準周期與適用場景
一般建議每3至12個月對移液器進行一次全面校準,具體周期取決于使用頻率、操作環境及實驗要求。例如,在臨床診斷、藥物研發或計量認證實驗室中,應每3–6個月校準一次;而在教學或常規科研中,可適當延長至每年一次。此外,以下情況也需立即校準:
1. 移液器經過維修或更換部件后;
2. 出現明顯操作異常(如漏液、卡頓);
3. 實驗結果出現無法解釋的偏差;
4. 經歷劇烈溫度變化或跌落等物理沖擊。
三、校準操作的關鍵步驟
1. 環境準備:校準應在恒溫(20–25℃)、濕度適中(45–60%RH)、無振動和氣流干擾的環境中進行。所有器具(包括吸頭、天平、去離子水)需提前平衡至室溫至少2小時。
2. 選擇合適吸頭:必須使用艾本德原廠匹配吸頭,以確保密封性和一致性。非原廠吸頭可能導致漏氣或體積偏差。
3. 預潤洗:對于揮發性液體或高精度要求,建議先進行3–5次預潤洗(即吸取并排出液體),使吸頭內壁達到飽和狀態,減少蒸發影響。
4. 執行重量法測試:按照ISO 8655要求,對每個設定體積至少重復測量10次,記錄每次稱重結果。計算平均值、標準偏差和變異系數(CV%)。通常,CV%應小于1%,準確度偏差應在±1%以內(具體限值依移液器量程而定)。
5. 數據記錄與報告:校準結果應詳細記錄,包括日期、操作人員、環境參數、設備編號、測試數據及結論,并歸檔保存,以滿足審計追蹤要求。
四、日常質控要點
1. 除定期校準外,日常使用中的質控同樣重要:
2. 正確操作習慣:垂直持握移液器,緩慢平穩地按壓和釋放按鈕,避免快速操作導致體積誤差。
3. 定期清潔與保養:每月用70%乙醇或溫和清潔劑擦拭外殼,防止污染物進入內部機構。若接觸腐蝕性或高粘度液體,應及時拆卸清洗。
4. 吸頭安裝規范:用力適度旋轉安裝吸頭,確保氣密性,但避免過度用力損傷錐套。
5. 避免高溫高壓滅菌不當:部分艾本德移液器支持整支高溫滅菌(如Reference®2系列),但需嚴格遵循說明書參數,否則可能損壞內部彈簧或密封圈。